反方
一辩Norah:
- 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该不该回?我太有感触了,不该回。下班把工作做了,那我上班做什么?做客吗?
- 再说了,如果不回的话有很多的好处,知道吗?吸引一个人注意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理他,你不回他的消息,你的老板会想,哎,这个人有点意思啊。短信不回,电话不接,久而久之,你的同事变成了优秀员工,而你变成了老板娘。
- 然后我晚上呢,也是个脱口秀演员,对脱口秀演员而言,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该不该回,就等于散场后观众向你抛梗,要不要接,下台后还要搞笑,要是比在台上更好笑怎么办,观众还买不买票了?以后观众想听段子就在剧场门口等,看你出来就给你抛个梗,恭喜你成为了免费娱乐的第一人。
- 我跟大家讲啊,每一份职业都想要些隐私,都想要一些个人的空间,也有些人会说了不就是条工作消息吗,你回一回又怎么样呢?只花你一秒钟而已,大家听听看,这是多么熟悉的一套逻辑啊。你好,我这里是中国移动,我们有个很短的问卷,可以占你一分钟时间吧。或者是,阿,宝贝,你等我一下,我化个妆,五分钟我们就去吃饭好吗?发现没有,真正想要占用你时间的人,都会在一开始把这个时间形容的好像可以忽略到不用计算。而事实是,你跟移动在一起,打电话花了半个小时还没有挂掉。你的朋友约好吃早饭,最后你们吃到的是夜宵。真正高明的入侵就是无声无息蚕食你的生活,一点一滴消耗你的时光。我们来看一下这道下班后的工作消息到底有多么鸡贼,它就好像是一个手段非常高明的绿茶。它明明已经骚扰到了生活,但好像装作一副非常无辜的样子。你跟男朋友在那边吃饭的时候,她轻轻过来戳你说,不好意思哦,你们在一起好浪漫哦。我就想说,我这个瓶盖打不开,可不可以借你男朋友用一下下,很快的,你不会介意的吧。烦躁感,这种烦躁感就跟这个下班后的工作消息一模一样,就是那种明明我的生活被骚扰了,但是如果我拒绝这个请求,就好像变成是我的错了,太不讲道理了。要解决这种烦躁感,很简单,就是要跟这位绿茶小姐约法三章,告诉她,下班后离我的生活远一点。
- 我跟大家分享两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个同事,他以前的婚礼是在一个美丽的沙滩上,当新郎在那边等待着新娘的时候,新娘在一旁回个vip客户的请求。我还有个同事,在她进产房前的最后一秒钟,她还在手机上确认合同。我们每次想到这两个同事都会觉得说,哇,她好拼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接下来讲的话有点严肃,不是我的强项,所以我要请席瑞上我的身。朋友们,这道题真正讨论的是什么?这道题真正讨论的是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感啊。谢谢,谢谢席瑞。为什么我们要讨论工作和生活的边界感,是因为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都没有那么喜欢自己的工作。我承认有一小部分人,他们爱自己的工作到不分生活,他们是幸运的。可是对更多人来说,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只是为了赚钱而已。如果你告诉他们说你下班后还不能放松,对他们而言,带来的就永远都只有消耗。在我的工作中,不只有一个vip客户,不只有一份紧急的合同,但我可能只结一次婚,希望如此,我也可能只生一个孩子。对我来讲,熟轻孰重非常重要,我只希望各位能够想一想,今天这个工作短信,把自己装作无辜的样子,一步一步试探你的底线,而你又愿意为他错失人生中的哪一幕还是哪一天?谢谢大家。
正方
一辩李佳洁:
- 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该不该回?回啊,不回,你养我啊。
- 现代年轻人回消息,除了睡醒和睡着,哪分上班和下班,大家现在都24小时玩手机,回个消息非常简单,显得自己又酷又帅,回消息就像现代人类的生理反应,所以消息要回。
- 第二点:我是一个在娱乐圈底层徘徊的小艺人,比下班后的工作信息该不该回更恐怖的是从早到晚都下班。我们这行啊,24小时待命,下班后的工作信息要是不回,现在就可以收拾铺盖从娱乐圈下岗了。有一天晚上,半夜三点多的时候,给我发消息说,剧组某个演员闹事了,现在要临时催我拍试戏视频。我当时心想,此时此刻半夜三点半,此事绝对是急事儿,他绝对发给了像我这样的娱乐圈小艺人一百个以上,现在这个时候,拼的就是眼疾手快,我巴不得十个手指头插着风火轮立刻回,而且小艺人的生态环境是这样子的,凌晨半夜在喝酒,早上中午在睡觉,此刻凌晨三点半,正是我发挥的好时机,我立刻爬起来画好了妆,把我的手机卡在厨房的门把手上对着空气就是一顿爆炸的演出,第二天就把我发往了剧组。发现了没,孩子虽然三千多线,没能力截胡,但有能力捡漏啊,当我还是个娱乐圈底层的时候,我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颜值不是实力,也不是口才,是及时回消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当你在别人眼里还不具备不可替代性的时候,不要任性,年轻人最重要的都是机会,错失了都是自己的损失。所以呢,我们年轻人做人要有智慧,别听他们说,咱们饭还是要吃饱的。
- 你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必你收到的信息都是你不想收到的吧。那面对不想收到的信息怎么办呢?我们要主动改变事实,改变这条信息,我刚从选秀节目下来的时候,回到公司没人管你,啥也不是。你跟公司唯唯诺诺地说:我想去《奇葩说》,他说你选秀都没选明白,下来一点价值都没有,你还想去《奇葩说》,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我就来掂量了一下,二十四强,然后我来《奇葩说》收到的工作消息就是什么,是《奇葩说》怎么样啊,准备得怎么样,我可以当你的陪辩,你今天几点钟到机场啊,我来机场接你,曾经的那条消息和现在的这条消息摆在一起,我都不相信这是一个人,这世间突如其来的温暖竟然还有一丝灼热,所以说你收到怎样的信息不是你自己能决定的,而是你在别人眼里的个人价值决定的,当我们的个人价值还没有到位时,就努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当我们还没有能力跟生活说不的时候,就努努力站在生活的头顶,让生活来机场接你。
反方
二辩子寅:
- 这是一条工作消息,现在是个手机都可以打电话,而你在发消息和打电话之间选择了发消息,说明什么,说明你要说的事情不紧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 我是一个程序员,我如果下了班,那就没什么大事,因为如果有大事,我也就下不了班。啥叫大事,我参与开发抖音,只要抖音没崩,那就没什么大事,就别艾特我,要是抖音崩了,艾特我也没用。
- 所以面对不大也不紧急的事情,不该回。那么有人说了,小事儿你也得回一下,这是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诶,我不回消息就是不尊重你是吧,那就不回,你下班时间给我发工作消息,你配得上我的不尊重啊。
- 我作为一个程序员,我的下班时间通常是后半夜,那个时间我的精神状态一般都不大正常,脑子都是一团浆糊,所以只能打车回家,就坐在车里的时候,我就蜷缩在车里,我就感觉自己像一具尸体,而我乘坐的是一辆灵车,恍惚之间听见司机说话,我都觉得特别吓人,欢迎乘坐滴滴专车,我来接你回家,车里有水,吃的喝的给你摆好了,然后有一搭没一搭跟我搭话,哥们儿程序员吧,我说是啊,他说真巧,我上一单拉的也是程序员,我刚把他送走。这种情况你让我怎么回消息,所以不回消息是对你脆弱的心灵最好的保护。
- 然后有人说了,就一条消息而已,你回一下几秒钟而已,无所谓的,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回消息这种事,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只要我回了他消息,他一定还有下一句,我再回他还有。而且这条消息如果有我处理不了的情况怎么办?我是不是还得给其他同事发消息,巧了他也处理不了,是不是还得给更多同事发消息,于是形成了内卷,什么是内卷,就是本来两个哈就能表达高兴,现在非要五个以上才可以,那还发什么消息,直接拉个群吧,拉个群没讨论明白,把两边老大也拉上吧,老大进来一看,明天开个会对齐一下吧,会议开了两个小时,大家还是留个待办,第二天惊动了老板,老板说你们这是干嘛?于是两边开始互相甩锅,于是绩效被扣了,年终奖没了,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你俩当时的那句,在吗?在,这就是蝴蝶效应。所以这条消息我不回,因为我想要年终奖。
- 然后我觉得回消息这件事儿,就是产品经理也特别有责任,就你们设计的这个产品是有问题的,一个办公软件,为什么下班还能发消息,你上班的时候回你消息领工资是天经地义,现在下班了,你发个消息就想让我回,空手套白狼吗?这个软件要给我做,我先加一个功能,下班发消息,得加钱。现在不是有一个功能吗?特别缺德,叫已读未回,我就给你来一个已回未支付,你要想看消息,就得付钱,这叫知识付费。所以下班之后,一切不带报价的工作消息都是耍流氓,不该回。
- 然后有人因为对工作是比较负责任,他可能会担心这条消息我如果不回是不是这件事情就没人处理得了了。我曾经在工作的时候,最多的时候手上并行7个工作项目,当时工作消息多得会把我的电脑撑死机,但是很不巧,有一天我发烧了,病了,我不得不请假去医院,然后我就在我的办公软件的状态改成了休假在医院,当时很神奇,当天没有收到任何的新的工作消息,而我手上的7个工作项目全部都在正常运转,然后回来之后我就问我同事们,我说你们为什么不找我,他们里面说的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我觉得你有事你就不应该被打扰。因为如果我有事了,我也不希望被打扰,所以今天这个消息我不回不是我想站在你的对立面,而是我想告诉你,如果你下班了,你也可以不回消息,如果你下班了,你也有不被打扰的权利,这条消息我不回,是我觉得我们都值得拥有下班自由。
正方
二辩欧阳超:
- 子寅可以接受,加班却不回工作消息。生活分为上班和下班,下班以后不就是上班吗?上班不回工作消息,那你回什么,回家,跟自己的鞋子说,送我回家。导演说欧阳超你是不是疯了,下班以后,当然是指下班了,你是不是听不懂人话,我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真的吗?导演,你确定人话可以清楚地表达意思而不产生歧义吗?不,我最近就在吃药,这不是一个笑点,药的说明书上就有一句人话,如果包装破损,请勿服用,只有包装破损才能服用嘛,如果包装都没破损,怎么服用,整盒吞进去吗?就算导演下班以后是指下班,你以为你躲得过消息吗?你跑得比wifi还快呀,你就算躲到棚户区,只要一瞬间有半格信号,老板头像的右上角就多了个红点,你怎么会看不见,是上帝在你眼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吗?
- 有的朋友就是从小看多了格林童话,他们天真地认为只要我不回,过了午夜十二点,工作消息就会坐上灰姑娘的马车不见了。他们这种本末倒置的想法,荒谬的就好像医院规定出院之前不得康复,尸体必须本人抬走。回个消息而已,又不是叫你加班,你加班都愿意,居然不回消息。回消息占据你多长时间,你就花一秒,回个表情包。
- 如果你一下班,就不回工作消息,那你一上班老板也不会再让你回生活消息,比如这位小哥,上班的时候收到了女朋友的微信,你还爱我吗?你等到下班再回,爱,对方开启了好友验证。你们跟老板计较下班时间,他不会跟你计较上班时间啊,你早上赶到单位门口,8点29,老板不让你进去,说,你迟到了,我没迟到,你迟到了,我没迟到,你迟到了,没有,你现在迟到了。搞得你强迫症发作,早上上班路上走在人行道上,看到地上有一张卡就(拍拍拍)。。。环卫阿姨说你在干嘛,打卡。没到上班就屁都不管,上下班如此泾渭分明,还怎么全心全意服务人民。我有一次住宾馆问前台,你们早饭几点可以吃?8点,7点可以吧,可以的,只要等1小时,这不是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吗?
-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明白,但工作是生活的意义支柱,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不经意间的一次分外之事可能可以改变别人的一生一世。比如十七年前过年的时候,我妈妈开着助动车进入小区的时候,被汽车撞了,然后小腿骨折,骨折得非常厉害,但是因为过年期间,所以外科主任也没有值班,休假了,但是他收到X光片,收到消息之后,他回了。他不但回了,他回来了,他回到了医院会诊,他自己参与了十多个小时的手术,他自己接的钢钉,一年以后我妈妈又可以扛着二十斤的菜一口气上四楼了。十七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记得他,因为他不屑于在生活和工作之间,在自己和人民之间筑起那一道冰冷的墙,因为有时候人民就是需要你,你累,我知道你累,谁不累啊。最后当你累的时候,记住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过的一句话,那些时代的豪言壮语,并非为我们所说,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反方
三辩席瑞:
- 老实说,看到今天这道题,我真的很不舒服。因为在我的眼里面,下班后不回工作消息难道不是天经地义。我觉得这道题难道不应该问问那些老板同事该不该在下班时间发工作消息吗?
- 我觉得生活就像《奇葩说》不断给我们出难题。我们为什么焦虑这个议题,是因为我们已经被下班后的工作消息打扰得不堪其扰,我们享受不了下班自由。但是,比起急于回答他们,更重要的是先弄清楚这是谁的问题。
- 我觉得这个题目啊,还有一个比较狡猾的地方。就是它给你一种错觉,让你觉得什么时候回都可以。但是在职场人眼里,不及时回复的消息根本不算回复。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工作软件都要设置一个已读不回,所以发现了吗?这道题从一开始问的就是,我们该不该及时回?因为被占有永远不是结束,从来都是开始。不要跟我说,一条信息嘛,能耽误你多少事?
- 你知道《奇葩说》编导给我发催稿信息的那一刻,是我刚在一起的伴侣正要给我的第一个吻。你以为,你打断的是一个kiss吗?不是,是那天晚上她无心再对我做任何浪漫的事儿。也不要跟我说,一条信息嘛,能花你多长时间?我从公司出来已经晚上十二点了,你怎么不问问我离下次上班还有多长时间。更别告诉我,公司买的是你的能力,不是你的时间。公司买的从来都是规定时间内的劳动。不是,也买不起我的整个人生。这通信息,的确不是生活和工作的分界线。它不是在侵入生活,因为我们的生活都还存在,没有被剥夺,但是你知道更残忍的是什么吗?它保留你的生活,却不让你掌控生活的节奏。
- 下班后,不管我们在干嘛在见谁,不管我们上一秒在哭还是在笑,一旦收到这条信息。我们就像被摁了遥控器,要一秒钟切换到工作状态。是的,这封信息没有让你无时无刻不在工作,但他让你每时每刻都在为工作待命。而待命,是最消耗和折磨的状态,你不知道这条信息会不会来。你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于是从下班开始我们就开始焦虑,每隔几分钟我们就要掏出手机检查一下,甚至洗澡上厕所都得带着手机,连睡觉都不敢开静音。这条信息传达的是我们已经不配享有一整块休息的时间,而只能学会,被迫学会在随机的时间碎片里面,安排自己的欲望。可是人不是机器,开开机就能重启,生活也不是游戏,可以随时暂停存档再接力。我们面对这条信息,我们生活还在,我的生活没有被偷走,但是我却没有了对生活的期待。
- 我觉得这个信息还有一个令我疑惑的地方。如果说下班时间该回工作消息,那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反过来,开会的时候和朋友聊八卦,做ppt的时候和情人讲骚话,就要被老板不让了呢,发现了吗?这道题里还透露出对下班时间的歧视和偏见。他可以随时被打断,但是工作时间不可以,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工作是专业的,是复杂的,是严肃的,是需要责任感的。而其他时间呢?是娱乐,是消遣,是琐碎,是无聊,是点缀,甚至对这段本该丰富多彩的时间,我们对他只打包成四个字,通通都称作,下班时间。
- 而我的疑惑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连时间的刻度都得依照工作的节点来划分吗?难道做一顿精致的晚餐不需要全心全意吗?欣赏一部电影不需要全神贯注吗?我承认当一个打工人不容易。可是当一个孩子的父亲,当一个丈夫的妻子,当一对头发白了的老人的孩子,当一个对生活还有热爱的人难道就容易吗?这道题,谁都可以告诉你要回,谁都可以不在意你的情绪,只有你不可以,因为你是你自己最后一道防线。
- 最后,我想说这个题的重点其实不在回不回,重点在应该,如果这件事成了应该,那你剥夺的不是我休息的自由,而是我委屈的权利。如果现实已经充满了无奈,起码也允许我们可以抱怨地回,不满地回吧。承认这件事不该,是在拍一拍那个辛苦工作了一天还要继续营业的自己,对他说一句,你的情绪没有错。我觉得这道题,没有给打工人留下最后一丝体面。我不明白为什么在一次又一次本该正确的事情上面,我们总是那么容易地轻易怀疑,直到对自己生活的决定权都可以随意贬低甚或是放弃。996是怎么当初被写进企业文化的?是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1万个我们在今天选择了回复这条消息,在你人生的啪啪扭上拍下了红键。
- 下班时间回工作消息不应该,我知道,哪怕今天录完影大家走出这道门,拿到手机那一刻,还是很无奈地回复了工作消息。但我希望我们都还能记得,如果现实让我们匍匐前进,是因为我们双脚压满了石头,而不是已经忘了要如何站立。
奇袭:
颜如晶:席瑞说的再好,刚才起的调再高,他依然回了,口是心非。第二道问题,你刚才说信息会打扰你,我问你信息打扰你,是在看到信息当下打扰你,还是回了才叫打扰你?
席瑞:回了才叫打扰你。
颜如晶:你刚刚明明说看到信息kiss就已经被打扰了,是不是其实信息在发送当下就已经被打扰?那你与其纠结要不要回,还不如干脆回了赶紧吻。
席瑞:不是,是你内心的自我谴责感在打扰你,不是所有信息都要回,你可以安然投入你的生活,是因为这道题,天然在问我有没有错,它怎么不去问问那个老板为什么要在下班时间发信息?我说的意思是不要有自我谴责感。
颜如晶:发信息人当然有错,他打扰了你。但是我回信息,因为我有礼貌,这错在哪儿?
席瑞:这不是有礼貌,这是对于某些原则的坚守,长期以来驯化导致我们连正确的底线面前都轻易怀疑自己,是我们在退让我们生活的节奏,是我们在混淆真正的原则的确立。
正方
三辩颜如晶:
- 哇,太多事情需要处理了,我们一个一个慢慢来啊。第一,从Norah开始到子寅开始告诉了我们很多不回信息的爽,但是没有人告诉我不回信息之后的后果是什么?我觉得对方全场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接地气。你没有告诉我不回信息之后,第二天我去到上班的时候情况是怎么样的,难道第二天你是开开心心心进去里面上班?然后没有程序的问题吗?第二天巨大的问题等着你,而且你还是自己得解决,这是最大的问题,你没有看到不回信息的后坐力。
- 第一,后坐力是什么?我现在就跟大家说,你知道不回信息你以为你是默认还是拒绝?你是拒绝了吗?不,你是默认了,所有不回的信息,对方都当你是默认同意了。我做一个简单的类比啊,当初,我收到一个信息,他问我,哎,如今这个服装ok吗?我没有回他,结果第二天,我要穿一条连衣裙,那怎么办?我能说什么吗?我不能说,因为我没有拒绝呀,任何你没有回复明确的信息在职场里面会吃大亏。所以他刚才问我为什么不打电话给你,要发信息给你,人家要留存证据,要证明你没有回信息,所以当成你答应了这个事情。所以给大家一个职场小妙招,不要不回信息,吃亏的是你自己。
- 再来,他说,哎呀,不回信息也没有关系,但是不回信息,我们的借口不就是那么几个吗?信号不好,手机没电,正在飞行中,还有,我没有看见。那意味着什么,你得断网啊,对吧。你不能点赞朋友圈,你不能这时候刷微博,你也不可以突然打游戏。那不然你戏不连了呀,你被抓到怎么办?那就是不能上网,那你下班了,你不能上网,你下班来干嘛?你下班来干嘛,回家睡觉吗?
- 再来,第二个,他们跟我们聊该不该,我就想到大家会说该不该的问题了。该不该其实这道题里面对方最搞笑的地方是什么?他用什么方式来判断这条信息该不该回?他用时间来判断,哎,现在几点,哦,下班了,这条信息不该回,哎,上班了这条信息该回。但正常我们判断一个信息回不回是按时间来判断的吗?不,我们看的是内容。就像刚才马老师问的,你们最不想回的信息是什么?我们一看到在吗,不回不回,肯定是来借钱的;有人问我宝贝,你快乐吗?不回,肯定是喝多了的;说有八卦,我说回,我现在自己一个人,什么八卦,赶紧说。我们回信息看的是内容,不是时间好不好,所以你用下班来划分信息该不该回,不靠谱。内容重要你就回,内容不重要你就不回,不要用时间来判断,用内容来判断。
- 第二种,怎么判断,你问你自己是谁来判断。我们都是谁,我们都叫自己什么?打工人,打工人一看自己是打工人,我们得回,因为这个时候回是我们打工阶段最正确的选择。所以不要那么孩子气,看,哦,现在七点了,我要回家了。你回吧,你永远都在家里呆着了。所以,因为我们非常清楚知道,在打工人阶段不是工作需要我,是我需要工作,所以该回的时候,就回,这是我回答你该不该怎么判断。
- 而席瑞说,生活被工作打扰,以至于我们要特地打一道辩题,问它该不该被打扰。其实我觉得大家为什么要把这个事情想成是打扰呢?因为大家误以为生活跟工作是必须壁垒分明的,是必须割裂开的,割裂我们的不是生活跟工作,是我们的这个观念错了。
- 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人喜欢自由职业,是我们发现与其割裂生活跟工作,还不如让生活跟工作融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我们就舒服多了。所以现在大家觉得上班可以不需要打卡,但是上班我可以逛逛东西,刷刷视频,拍拍东西,聊聊天,无所谓。但是下班你随时要给我发信息,我依然会给你发,有多少人的生活里面有自己的工作痕迹。在座的哪一位的论点,哪一个脱口秀的梗不是你生活换回来的。我炸鸡店的配方是我在旅游的时候换回来的,都是在生活里面拿到的。工作跟生活可以相互融合,你们要的生活平衡在今时今代平衡的方法是动态平衡。是生活即是工作,工作即是生活,不要再孩子气地告诉我要用时间来割裂你的生活跟工作了。
- 我觉得我有一个正当应该回的理由是因为我觉得我不忍心不回。我做不到,这是我的工作。我拼了命熬了无数的夜,如果导演三更半夜跟我说,如晶,我觉得这个论点还有一个漏洞,你明天可能会输,我忍心不回吗?我还会在想我该不该回吗?如果我这时候脑袋浮出的是该不该,我只能说我不care今天这场比赛,不care观众们给我的反应。但是我做不到,我care。
- 其实感觉自己在工作中被迫工作确实很可怜。因为你既不爱他,但是你又离不开他。如果你说你不想工作,你觉得很压力,那你为什么不辞职?你是可以辞职的呀。如果说你不在意,那你为什么愿意加班?因为你被现实所迫,你背叛了工作,也背叛了自己。你离不开这份工作,很多人抱怨,抱怨,抱怨,但是抱怨一回头发现自己走到的最高的位置就是现在的位置,太残忍了。那怎么办呢?我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要么你咬咬牙离开这份工作。要么,在你的工作找到意义所在地方,相信我找得到的。谢谢。
自由开火:
席瑞:我先来吧。我觉得如晶说我不接地气,她比我更不接地气。她说,你们要学会融合生活。融合生活,和这道题最大区别在哪?一个是你主动来安排时间和节奏,一个是你被动地被打乱了时间和节奏。试想一下,如晶,如果你旅游的时候,还想着是明天要不要开《奇葩说》的会,你怎么可能会有你炸鸡店的灵感。
颜如晶:但我可以在旅游之间发现了我今天辩题的灵感,你看是不是生活里面可以找到工作的好处。
子寅:为什么我们工作到现在,我们探索出来是八小时的工作制。就是我们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时间,最利于我们工作的产出,而不是时刻想着旅游,还要想着我的工作。
李佳洁:今天席瑞告诉我说,你要记住你是怎么站起来的,你不要忘记你脚下压着你的石头,我要怎么样,我要在意识流里面记住自己怎么站起来吗?真正的站起来是我把脚下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搬走,靠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是我今天站起来。成年人的站起来是你改变现状,不是永远面对被动,今天这份工作你被动,下一份你仍然被动,你的生活和工作永远都是这样。你的生活和工作永远得不到和解,折磨的永远是你自己。消耗的是你对这个人生的热情,没有这个必要。
席瑞:我觉得今天特别奇怪,对方有一种价值观,就是我很奋进,我很努力。所以不奋进,不努力的人,就活该被工作淘汰,这是什么解法?我觉得每个人的价值寻找不一样,有人可以选择在一个工作当中不回消息,当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有什么问题吗?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意义感,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所有人都要像您方一样活得那么辛苦呢?
欧阳超:完全没有问题啊,但是席瑞自己是在做什么?席瑞自己就把生活和工作整个都融合在一起了?我想问席瑞,为什么,你在接吻的时候,会看着手机的信息啊。你是在线上恋爱吗?
席瑞:欧阳超老师,你永远无法理解,这就是我和你之间区别,看着手机是我的方式有什么问题吗?
欧阳超:我的建议是不管接吻还是拥抱,可以关掉wifi。
子寅: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该回?
颜如晶:我们已经说过了,不要用时间来判断该不该回,你觉得这个不用时间,用内容判断怎么样?
席瑞:我觉得特别奇怪,不该回就是所有信息不回,该回就是有选择性地回,你有些回有些不回,凭什么论证的你方立场。看内容回就跟该不该毫无关系,这叫看情况而定。谢谢。
正方
结辩颜如晶:
- 其实我觉得确实虽然不是真正打过工的人,但是我本来是想为打工人就说那么一点话。就说,嗯,如果你真的是没有办法,你现在还需要工作,那你就回这个消息吧。因为你回了,能保住这份工作,我其实说的就是一个这么朴实的论点。因为我之前看的那个说,有个辞职信叫做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后来去搜了一下,她干嘛去了,她用了两年的时间都没有离开自己原本的城市,为什么?因为眼前的苟且还需要很多时间来准备,所以我觉得真正的打工人他们只觉得赶紧回消息会更实际。谢谢。
反方
结辩席瑞:
- 谢谢,我刚刚也在想知道这道题什么样的人会问,一心想要工作的人,想要晋升的人,想要获得更多的人,是不会问这道题的。你问这道题说明你对工作有厌烦,但一心真的对工作丧失兴趣的人,也不会问,他就会果断的辞职。会问这道题是像我们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今天你跟他说一句不该就是告诉他你有这个情绪没有错。我觉得这是一个对打工人最后的宽慰,我今天不回这个工作消息,不是因为我们这方想当咸鱼,是因为我不想当一只蚂蚁。我认为对任何事业的投入,对任何伟大事业的投入从来不因为上位者的强迫而来源于我们自身的热爱,可是我也知道在工作中遇到的更多是挫败,这种热爱,迟早都会磨灭完的。如果这种热爱迟早会磨灭完,能不能把它洒向更该洒下的地方,而不是一次下班后无谓的屈服呢?我只希望能够把这些热爱发挥到对这个事业的理想上,而不愿把它发挥到一条工作信息上。
薛兆丰:
- 我先说,我们很多辩题都喜欢说应该不应该这样的辩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有两种命题,一种叫应然,一种叫实然,所以应然就说应该怎么样,实然是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你要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我们大多数年轻人没有区分好这两个问题的轻重,大家太多的精力去注意那些应然的话题,除非你讲这种应然的话讲的非常漂亮。漂亮得像哲学教授一样,他的责任就是讲社会应该怎么样,他不讲实际上是怎么样。大多数人,他关心的是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而很多年轻人甚至会讨厌那些告诉他们这个现实社会是怎么样的人。他们认为,这些信使是使得世界变坏的人。但是你要知道,信使只是把你不喜欢的消息告诉你而已,你杀了这个信使,这世界也不会变得更美好。所以我们英文里面有句话叫Don’t shot the messager,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区分开来,你要看清楚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
- 今天这个话题我自己回想,我说我从小就希望我自己有一份工作是上班时间跟下班时间截然分开的。后来我想清楚了,基本上这种工作是体力劳动的特点,脑力劳动的特点呢?就是分不开的。体力劳动工作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刚性特别强,你物理上必须在那个场所,在那个季节,在那个时辰才能工作。传统上农业就是这种工作,而脑力劳动呢?它是非常具有流动性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工作,而今天的科技,为这种脑力劳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人把这看作是人生的障碍,也有人把这看作是一种机会,跟别人展开更激烈竞争的机会,取胜的机会,就看你是哪种人了。
- 如果你们不喜欢工作和生活混在一起的话,你要截然分开的话,你要有一点代价,你要拿点东西去换,你要去换这个特权在一个更大时间的跨度上面来做这个替换。那就是我先好好工作20年,后面我就赚取一个非常干净的空闲的时间。这也是一种方式,你去华尔街,你去问他们你为什么要这么辛苦。他说,因为我40岁就要退休,还要过上富豪的生活,还要保持那样生活方式,那可以,你就是在一个比较大的时间跨度里面做替换。我们人生只能这样,你不能既要又要。所有的工作都是把别人的辛苦变成自己的辛苦,把自己的舒适换成别人的舒适。
刘擎:
- 薛老师讲得特别好,特别有现实感。他告诉你要分清应然和实然,实然是事情实际的样子,而应然是应该的样子。应该的样子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事情,是有害的,但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一直接受实际的样子,那么他就永远会如此。恰恰因为我们有应该的样子,我们对实际有所不满,我们有应该如何的样子,这是人类的实在的精神结构,我们知道我们是谁,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还有我们想成为谁,这是人类现实的一部分,所以我要send the message。那个只知道实然的人类,是一个虚构的人类。人类的内在的精神现实性包含着我们想成为谁,这是第一个回答。
- 第二个回答,我们在这里不是说那些心甘情愿接受手机短信的人,我们是要为那些人觉得下班后的信息,侵扰他的人,这个权利是不是要得到保护?刚才说了像佳洁这样的人,他们不得已,但那是不是能改变这个现状,不是这些人能改变的,我要承认这一点,因为他们改变了,他们主动拒绝回复这种信息,他们会失去更大的竞争优势,但是为什么我们接受这个结构?薛老师,上次996的题目也是一样,别人公司搞996我们坚持八小时工作制,我们就会被别人淘汰,剩下的都是996。这个世界应该让那些不好的option消失。八小时工作制一周五天工作。一周休息两天是一个进步,因为人不只是有效率。不只是能够当做成本收益的计算的符码,人是一个作为目的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任何发展的工具。忘记这一条,我们就会变成现实的奴隶。现实再怎么糟糕,我们服从它才是对的。这恰恰是那一种所谓经济学家的最大的误区。你在现实处境中。但是我们要有大视野,我们不接受这个东西,至少我们要对这样一种接受的观点表达质疑和批评。大家想一想,童工制是怎么废除的?八小时工作是怎么开始的?劳动保护法是怎么开始的,这些都是一开始被作为空洞的口号。这是人类我们叫做理想的东西。谢谢。
宋丹丹:这个,现在这个关于哲学思想的这个课,我就不打算再听了,我还是听听经济学教授的吧,起码他不让我失业。没有没有,刘老师你们俩的这个争论很精彩,让我受益匪浅,把我一下给惊醒了。
李诞:很精彩,他们两位教授的争论是人类永恒的争论,他们两个刚刚在这《奇葩说》重演了几千年来一直在这个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吧。哎,他们的坐的也很好,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
薛兆丰:我们经济学家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告诉大家,世界是怎么样的,以及告诉大家为什么是这样,它背后有什么样的社会规律?
刘擎:重要的不是说谁对谁错,重要的是像《奇葩说》这样一个节目,它应该向观众要提供更开阔的一个视野,看到这不同的观点。
蔡康永:《奇葩说》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就是我们不相信世界只能这样,三不五时就需要一个人振聋发聩地提醒我们,所谓的莫忘初衷啊。
李诞:两位真的太精彩了,其实我内心肯定是薛老师这头的,但是我居然刚刚在刘老师说那个时候。哎呀,澎湃了,感觉年轻的我醒过了呀,很感动,真的很感动。年轻的时候不被刘老师感动不是年轻,年纪大了以后,不理解薛老师讲的道理也不算成长。
马东:年轻的时候不感动是无心,长大了以后不现实是无脑。大概是这个意思。
刘擎:但是我要说一句,40岁的时候如果还是理想主义者,那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宋丹丹:你说实话,你底下的员工,你在非工作八小时工作时间,你给他发信息,他就不理你,你告我,你不辞他,我才不信呢。
李诞:
- 我先说完再回答,再解决丹丹姐的问题。这个两位过于精彩,他们两个这种对话呢?发生在各种各样的那种,什么古希腊的学堂里啊,各种很妙的地方,我来说点咱们真正茶水间里会说的话好吗?不说这些了,其实我就是说这问题是谁问的,这种问题薛老师是问不出来的。而下班之后该不该回复工作消息?他不会问,为什么呢?因为他想通了,他知道职场是怎么回事,他知道现实是怎么回事,他掌握了现实的规则。事实证明,他在现实中,在工作中表现也非常好。那谁会问这个问题呢?大概率就是刚刚走入职场,二十郎当岁,他就不想回,对吧,他就想让你告诉他不该回。我首先的是满足他这种变态的幻想,说不该回。然后呢,我真实也支持他不该回。就是我们在职场里,你是要找到自己的底线的,你就不回,你就别回,你很有可能第二天就被开掉了,你也很有可能留下来。但是这个碰撞的机会暴露自己底线的机会可以让你在职场中成长,可以让你开始走上成熟的道路。因为你有这个疑惑嘛,我是这样想的,你逼自己是没用的。你逼自己说,哎,我该回,因为我听了薛老师说的觉得特别有道理,我应该是理解这个世界,我要理解现实,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要好好工作,我要加班。你会崩溃的,你这么工作了一段时间,你可能淤积了一大滩的恨,在那加班。然后呢,我再从效率角度说,其实你这样工作效率也不高,你也不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你依然是一个失败的职场人。只是你表演的自己像明白了,就是知道并不是真的知道,就是得身体知道才叫真的知道。我们老说社会的重锤,是吧?生活的重锤你挨过吗?你挨一回。你真的得挨一回生活的重锤,你就理解了。也许你“成仙”了,也有可能。突然挨了一回说这种生活不过了,我走了,回山里了。恭喜你,有可能你就是这样的人。但很有可能你挨个几锤之后,你就知道自己的底线和职场的底线各自在哪里,慢慢地配平这个底线就是我们工作的全部。
- 其实我在工作中也有一个底线,程璐肯定知道,不是不回工作消息,我不早起。你们别笑,我不是说好像做了艺人不早起,我从工作那天开始我就不早起。真的,我从大学毕业实习时候就不早起,因为我早起了两次,发现这个极端影响我工作效率。我说,老板,你再让我早起呢,这个活我干不好,我自己安排。我到今天都不早起,你说我起不起的来,起得来,对吧,那怎么可能起不来呢?但是我有了这个底线呢,有两个好处,第一我在生活中,生活大部分时候是失控的,朋友们别装了,是吧,在那儿,哎呀,你学多少知识,生活都是失控的,你根本控制不住。过了2020年,希望大家这个相信全人类都知道这件事了。你控制不住的,但是有这么一点小小的底线,一个小原则呢,给你在这种无常的生活中一个小小的掌控感受很幸福的,所以我就不早起,这是第一个幸福。第二个幸福呢,我还是有时候会打破这个原则,比如有一次来录《奇葩说》我就早起了,因为好像是说康永哥要提前走,我就早起了,康永哥就很谢谢我。你有了这个莫名其妙的原则,你还可以交朋友,对吧?你没原则,你享受不了打破原则的快乐,所以呢?给自己职场中多两个这种莫名其妙的小原则是很幸福的,我说完了。
蔡康永:好,来讲我的论点。
- 第一个呢,工作是大家互相连累的。这个题目有讲是老板发给你的工作消息吗?没有吧。这人可能是你的同事们发的消息,是别家公司人被逼的发给你的消息。你不回讯息,那个人能够安稳吗?那个人是被他的老板逼的发信息给你的,那个人是被他的客户逼的,是被他的厂商逼的,被他的同事逼的,然后你一个人守住了你的下班时间,然后那个人在焦虑中。我认为不管在任何立场而言,这都不是个好的处理方法。所以要体谅对方所在处境,他不希望赶快得到一个回应,然后他也可以解决这件事吗?你的不回会使得可能与此事相关的3,4个人都无法在当晚得到安宁,这是我想提醒的一件事,工作是互相连累的。你在确立你的原则的时候,要了解,你的原则会影响别人的处境。我永远都会被我的经纪人提醒,我的决定速度会影响其他打工人的处境,所以他们问我问题的时候。当我30分钟没有回,经纪人就会告诉我说。对方很急在等你的消息,要不然这个场地会定不下来,或者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卖票。你就会感受到经纪人有体会到对方的焦虑,而他传达给我,我会有压力,然后我会赶快回。所以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这不是我们值得标榜我们的原则就可以耽误别人的休息的这么一个决定,这是第一件我想讲的事情。
- 第二件我想讲的事情就是席瑞刚刚讲了这个,在接吻的这件事。我在生活当中啊,不管是我在放一部电影跟朋友一起看,或者是我正处于即将接吻的状态,就是只要对方的手机响起。我会说我需要你先看这个讯息是什么,因为我可不想你跟我接吻时候心里挂念那个信息是什么,然后,我绝对有信心,我若真的想跟这个人接吻,我才不会因为他接收个信息说,啊,我没兴趣了,算了吧。就是你这个吻不会因此而打断啊,你对自己有点信心吧。所以不是,我反而非常怕他待会看那个讯息发现为了跟我接个吻,结果工作没了或者10万块订单丢了,就是我们是一个人间祸害呀,所以这是吃不消的啊。所以我通常都拜托人家,我说我电影可以暂停,拜托你看完讯息我们再继续看。我不要你一边我放电影,然后嫌弃你,然后你这边回讯息,然后两个人吵架。我不认为我们现在可以撇开工作谈一个叫做纯恋爱的东西啊,这是第二个我的想法。
- 然后再来一个想法,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你回信息的方法可以建立你跟这个人的边界。我若支持这个回的人,我会告诉你说我明天可以帮你,可是我只能帮这么一次。我得跟你透过回信息来建立边界。你就逐渐学会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老不回,如果在我的字典里面老不回我信息人,我一定当他是一个怪物。就是你是不会回讯息吗?就你回了,然后你告诉我说我不喜欢在八点后回讯息,我也收到啊。那我下次7:59给你讯息就好了。就是,你要给我一个跟你建立边界的方法,我才知道我们两个的边界是什么。然后最后一件事情我觉得最重要一件事就是,如果大家这么讨厌这件事情,两个教授的观点我都同意,就是工作就是很讨厌,所以我们才会有改变呢。如果顺着反方的说法说,我不回讯息,我保有最后一丝体面,心中一直骂脏话。然后第二天去办公室继续辛苦,下班后又很紧张,又不回信息,你在重复这件事情,是打算重复到几岁呢?重复到60岁,然后觉得天哪,我跟个烂工作相处了30年吗?我不建议你们过这种生活。我希望你们被激怒,所以如果有令你们愤怒的事情,就愤怒,然后做改变,而不是容忍它,然后到最后后悔说,天哪,我一生在这份容忍当中度过了,谢谢。
李诞:我没回答丹丹姐那个问题,我马上回答。就是如果我的员工下班时间没有回我。
- 第一,一定要说我们这个行业极其特殊,我们这行业绝非八小时工作制。这个你如果加入我司的时候都不明白的话,那你就不适合。
- 第二呢?如果他不回,他能给我一个理由的话,我反而会很器重他。因为在职场里,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底线的人,是非常稀缺的。大部分人是稀里糊涂的,老板让干嘛就干嘛。结果老板让你回消息你不回,我一般这种人我都会好好的跟他交流一下,我觉得这种人是非常有想法的。他一般会给我一堆理由的,如果在一堆荒唐的理由里有一两个可以说服我,我会反而很器重的。因为我觉得,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一定会变得很好,这个就是我刚刚那一套说一定要暴露自己的底线,别那么怕,你暴露到自己的底线。如果你碰到的是一个还可以的老板的话,他会让这个职场的底线跟你的底线平和的,如果这个老板就是个弱智,那他把你开除了不好吗?你为什么要跟着一个弱智干呢?
宋丹丹:诞总,实际上他这个问题不是说告诉你一堆原因,然后你找到一两个你觉得可以舒服你的,你反而高看他了。他是根本认为下班时间的工作消息不该回,是他没回你,他认为不该回,然后他给你所有的理由没说我不该回你。他编的理由,有两次,你辞他吗?
李诞:他能骗过我,那我就更喜欢他了,他就太厉害了,他能骗得了我,他肯定骗得了客户。
马东:
- 其实这道辩题不是导演组出的,是导演组在那么多观众关心的话题里面,反复筛选出来的,说明被这个问题困惑的人特别多,但是我们会发现,生活给你的答案往往是一套的,比如说眼前的苟且和诗和远方。好多人都在解读这句话的时候哈,就会都去说我们要诗和远方啊,不是的,这是一套答案。就是在这个问题里,各取所需。
- 我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例子。我的合伙人牟頔在我们公司面试一个来求职的员工,那小姑娘说,我很喜欢米未,我愿意为它赴汤蹈火,就一个条件,我周末不加班。然后牟頔就看着她就乐了,说你为什么不加班,那女孩说,因为我在玩乐队,牟頔跟她谈了两个小时说,你为什么要玩乐队,你可以舍弃你去一个你喜欢的公司。那女孩跟他讲了两个小时自己对乐队的热爱,这就是我们做《乐队的夏天》的开始。到现在我也没见过那个女孩,但我特别想感谢她,因为没有她就不会有《乐队的夏天》这个节目。其实我想说什么呢,我们是负责做一个节目,让你看到所谓的诗和远方,让你进到这个现场把你手机收了。让你想回也回不了,让你这三个小时只能跟我们一块做梦,和去想那些诗和远方的问题。但是一会儿节目结束了,手机还给您,赶紧回,因为那是您的工作,那是您的苟且。我们的人生最重要的是照顾着苟且,别忘了诗和远方。我们最悲哀的,是我们既不容于眼前的苟且而又忘了诗和远方,那才最惨。所以这道题没有答案,或者叫做我们给不了答案,我们只负责其中的诗和远方的那一部分,因为我觉得这是无论效果也好,脱口秀大会也好,米未也好,《奇葩说》也好,还是《乐队的夏天》也好,我们只照顾大家的诗和远方,您的苟且,好自为之。
Leave a Reply